陵园动态

灵山宝塔陵园 · 及时传递陵园资讯信息

新时代下到底该怎样推进殡葬改革?

DATE:2023 / 02 / 27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生”延伸到“死”,希望生得宽心、活得舒心、死得安心。如何办好群众身后事、实现“逝有所安”已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群众的重大关切、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殡葬改革必须正本清源,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漏洞,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加强领导、综合施策,真正解决这一让老百姓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


一、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我国已有党员9500多万,加上非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有近1亿人。这部分人的作用发挥好了,殡葬改革将形成众志成城、摧枯拉朽之势,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要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签订承诺书,把办理家属丧事活动情况纳入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范围。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对党员干部操办丧葬事宜做出具体规定,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违法违规安葬的,进行严肃处理,推动殡葬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以党风带动民风社风。


二、探索更多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按照现有规定,城乡居民安葬骨灰或遗体主要采取骨灰寄存、墓穴安葬、不保留骨灰(树葬、花坛葬、撒海、水晶等)三种方式。骨灰寄存和不保留骨灰、不占地的生态安葬方式是国家提倡的主要方式,但受入土为安等传统思想影响,许多人尚难以接受,仍然选择墓穴安葬的方式。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传统习俗,应鼓励采用更多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和可降解材料,要加大宣传,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选择骨灰散撒、海葬、树葬、骨灰水晶等不占地方式。可由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并统一修建纪念设施;也可以在林地、草地划出一定范围,实行树葬、草坪葬安葬遗体或骨灰,由家属自愿认养一棵树、一小块草坪,实行统一管理和刻制墓碑或设置二维码,但不得修建坟墓,不得实行石化、硬化,不得破坏原有植被,让更多的群众自觉接受和参与殡葬改革。


三、全面加强党对殡葬工作的领导。

60多年的殡葬改革实践反复证明,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是做好殡葬改革和殡葬工作的根本保障。因此,殡葬改革要持续深入推进下去,必须全面加强党对殡葬工作的领导,把殡葬改革列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逝有所安”纳入民生保障链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推进。要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牵头的殡葬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尤其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殡葬工作的良好局面。

燕郊陵园墓地

扫码关注 立即咨询

联系

  138-3361-6339

  河北省三河市灵山寺旁

  新村桥南(101a路 / 101b路 / 510路 / 510路支线)